筆記因可能的版權問題刪去之嵌入影像內容,皆有附上來源與連結方便查閱。
Conclusion
- IR(Impulse Response)與 EQ 本質上相同
- EQ cut 其實是為了強調「兩側的頻率」,比起 Boost 還可以保留較多的 Headroom,因此假設為了突顯 Bass 與 Guitar 的音色,可以稍削減兩者中間的頻率範圍。
- 將音色簡略分為 Fundamental 和 Harmonic(Texture,聲音的「特色」),EQ cut 以「不影響 Texture」為主,與其說是減去,不如說是「精簡化頻率內容」
- 🔥大師級延伸:
- 利用 Minimum Phase 會對訊號產生部份 Phase Cancelation 的特性,配合 Compressor 控制動態,達成同時上下 Expansion 的效果,也挖空低頻與中低頻的分界的同時,也突顯 Bass 與中頻的定位。
Practice
Q Factor
Q factor 是一個物理名詞,簡單來說,「當能量維持的情況下,Q 值越大則消散速度越慢」,這也是為何較大的 Q 值會造成尖銳的聲響。
(簡化版本)
IR(Impulse Response)與 EQ 本質上相同
IR 表示在聲音上通常表示「一個系統的聲音特性」,這個對吉他手應該不陌生,許多綜合效果器應用這種特性數位模擬該音箱系統的聲響特色。
用一個時間趨近於零,而信號趨近無限大的信號(俗稱脈衝,故也有人稱為脈衝響應),打進一個系統,來量測他的輸出。把這個結果利用傅立葉轉換從時域轉換成頻域,就可以得到這個系統的頻率響應了。1
當提到 FFT(Fast Fourier Transform) 分析,表示「波型 → 頻譜」的轉換;在使用 EQ 的時候,實際上也是因為對特定頻率的增衰減,對波型造成了變化,反過來說,我們看到的「EQ 曲線是 IR 經過 FFT 轉換得出來的結果」。
再更進一步說,IR 就是 EQ 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。
IIR、FIR
數位濾波器分成兩種類型 – IIR (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) 跟 FIR (Finite Impulse Response)。2
IIR 理論上會無限延長對 Impulse 的響應,而 FIR 會根據目前與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輸入訊號來計算輸出,雖然會因較大量的計算產生延遲,但相對也比較穩定,也就是所謂的 Minimum phase EQ(IIR) 和 Linear phase EQ(FIR) 的區別。
Minimum Phase(一般 EQ) EQ / Linear Phase EQ
在使用 Linear Phase EQ 時,會有 Transient 被 Fade-In 的副作用(Pre-ringing),主要是因為在播放時,基於 FIR 的算法需要找到前一個可參考點去處理下一個輸出,但尚未播放時並不存在前一個參考點,於是解決辦法便是將整個 IR 向後延遲,讓音訊先進,延遲一下再過 IR,這樣就有先前的訊號可以參考了。